关注我们
注册订阅中文官方网站的RSS
目录
>> 关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中国是OECD在其成员国之外保持工作关系的众多非成员经济体之一。1995年10月,OECD理事会同意了与中国开展对话与合作的计划。从此以后,OECD通过分享其成员国在一系列领域的经验对中国的政策改革作出了贡献。作为回应,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政策经验供OECD成员国研究和讨论。2007年5月16日,OECD部长级理事会采纳了通过增进接触计划与中国以及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南非加强合作的决议。尽管增进接触有别于加入OECD,但有可能在将来促成加入并成为OECD一员。
中国重视在多边环境中讨论重大政策议题和挑战,以及从在诸多领域面临相似挑战的OECD国家学习经验的机会。这一关系也有益于那些通过贸易和投资与中国不断增加接触的,以及那些由于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而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的OECD成员国和非OECD经济体。
如何协调合作关系?
作为OECD的官方对话者,中国商务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沟通作用。此外,超过24个中国部委和机构也与OECD各个理事会的专家以及各成员国的专家有过直接合作。
OECD的非成员国合作中心负责制定和监管这一关系的走向,并确保对话的专注性、前瞻性和互利性。一般情况下,会谈在中方官员和来自OECD国家以及OECD秘书处的专家之间举行,就双方既定的议题和经过分析研究共同准备的话题展开讨论。对话在中央政府层面开展,但与涉及具体省份的活动和情况研究有关的省级政府也会参与。
目前,中国广泛参与了OECD各项活动。这些领域包括竞争政策、税收、统计、环境保护、农业政策、教育政策、外国直接投资政策、金融体系改革、保险与养老金、公司治理、预算管理和公共治理、科技、钢铁、造船、海上运输、中小企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问题、贸易以及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参与OECD常务活动
中国在作为常任观察员应邀参加某些OECD委员会或工作组的同时,还通过在中国主办OECD活动以及积极参加OECD在亚洲的地区活动来协助OECD的全球行动。近期,中国还加入了亚洲开发银行-OECD的亚太反腐计划。2005年,一位中国部长首次参加了OECD部长理事会的年度会议。
Top
经合组织秘书长 Angel Gurría & 中国人民共和国总理 李克强